
来源:君峰徕卡
作者:李博
▲伊尔塞·宾经典的对镜自拍
在影视作品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物理现象,那就是当主角照镜子时,我们在镜子中看不到任何摄影机存在的迹象,导演到底把摄像机藏在了哪里呢?
如何解决穿帮问题
问题当然不是藏起摄像机这么简单,在电影时代初期可能会有导演选择藏起摄像机这个“笨办法”,之所以用藏的还是因为技术的问题,但是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创作者早已有了更牛逼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利用反射角
首先说个比较低端的方式,那就是找拍摄角度,这个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拍摄技巧,这样的拍摄会给观众一种特意避讳穿帮而找角度的感觉,因此拍摄出来的效果会显得有些生硬,但是既然今天咱们说了拍镜子的问题,那也简单的聊一下关于角度的问题。
▲这是一张很普通的照片,模特正在照镜子,摄影利用角度捕捉到了这一幕。
大家都知道物体通过镜面反射会形成一个虚像,虚像的位置就在镜子的对面。如下图所示。
我们能否在镜子里面看到这个像,不是取决于镜子有多大,而是取决于是否有一束来自实物的光可以通过镜面反射投射到我们的眼睛里。
比如光线SCF, SBE, 和 SAD。 我们的大脑对这些光的来路进行判断,并且作反向延长,产生看到了FCM, EBM, DAM的假象,于是我们就“看到”了M。
▲示意图
比如这个,镜子比身高短,但是这个“正在如厕的人”还是可以看见自己的全身。只要在上下视野范围之内,他都能看见。重点是,我们能否在镜子中看到一个物体,取决于能否有一束来自物体的光通过镜子反射进入我们的眼睛。知道这个,就很容易找到隐藏自己的诀窍了。
▲示意图
我们再次回到第一张图。我们之所以能够看到女演员,是因为有一束光可以从女演员那里通过镜面反射射到我们的眼睛里。之所以看不到摄影机,是因为所有从摄影机角度出发的光,都无法通过镜面反射回到摄影机的镜头里。在图上,只要超出视角左右边界的,镜头里都看不到。摄影机的像在左边界之外,所以自然就看不到。如此一来,摄影师也就成功让自己隐身了。
真假主演法
至于真假主演这个从字面上应该很好理解。
首先,关于长镜头。这个其实是最容易的部分。镜头运动中留了很多剪辑点,一弯腰,一看手,就可以轻松切镜头了。当然本文的重点还是在于镜子,从幕后视频我们能看出这个是一个真假主角的“飙戏”过程,其实镜子里只是另外一个“片场”。如果还不能理解那就看看笔者画的简单示意图。
▲示意图
当然这个方式虽然看似简单,但是实际对拍摄的要求相当高,当然最考验的还是两位主角的默契程度和演技,从一些影片拍摄花絮中我们可以看到N机的次数多到无法数清,要完成这样的大工程,耐心似乎比技术更加重要。
移轴镜头
上一页我们介绍了“真假主演”这种拍摄方式,这种方式一旦形成默契,效果将是非常完美的,但是这种方式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小成本的制作很难拿到预期,所以接下来笔者为大家介绍一种相对省事和省钱的方式,那就是请出我们的高端影像器材——移轴镜头。
▲类似这种感觉我们可以用移轴镜头将其拍摄出来
移轴镜头大部分时间是用在调整透视和一些特殊的拍摄,但是很少有朋友知道,移轴镜头的另外一个功能那就是避免反射物中出现相机的图像,也许这么说大家很难理解,笔者利用它的原理绘制了一张更加简单的示意图。
将相机固定在不会被镜面反射的位置。仅使镜头发生偏移,从正对着镜子的视角进行拍摄。这样,仅仅通过偏移来改变拍摄范围就可防止相机被镜面反射。
▲简单示意图
相信看了示意图应该能很好地理解移轴镜头拍摄镜子不穿帮的原理了。有人可能会说移轴镜头不便宜,但是实际上相较于真假主演这种耗费人力物力的拍摄手段而言,这真的是性价比颇高的一种手段了。
后期技巧
最后咱们来说说后期技巧,用后期回避穿帮可以说是目前最普遍的一种方式了,因为效果有保证,预算也好控制(相对大制作电影来说,这个确实不算钱)。
现在很多电影是后期直接修掉的,比如《黑天鹅》,事实上后期修掉的比较多,移轴和皮腔之类的平面摄影中运用更多,在运动镜头中移轴和皮腔就无用武之地了。在《黑天鹅》中绿色幕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大量的镜头通过替换它来达到最终效果(也就是抠图)。
▲后期是目前最普遍的方式
这里说一下摄影机原理,简单说我们看到的视频都可以分解成静态图片,电影就是一系列的动态图片的轮播。标清高清,24帧/秒和48帧/秒,一秒钟按照拍摄顺序播放24/48张图片,后期技术处理的时候,逐帧把这24/48帧给进行置换,简单的话,一帧一帧处理,PS都能做到,只不过比较费时间,专业一些用AE、Premiere、NUKE、Houdini等软件都可以,逐帧处理在原理和在PS抠图换掉人物、背景是一样的,前期在纯色背景下做动作,后期把纯色背景删除,然后将动态人物置换到镜子中,影子完全可用实拍再置换。这个方式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了,只是辛苦后期大哥加班熬夜了。
来源:君峰徕卡
作者:李博
- END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