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达芬奇调色简述
调色有两个大目的。
第一个目的是还原现实色彩。由于受到摄像机、拍摄环境和显示播放设备性能等等影响,我们得到的画面很难和现实色彩完全吻合。所以要通过色彩校正将画面尽可能地还原到现实色彩。
V友们都知道,我们能拍摄的影片质量最高的就是raw图像数据,但raw图像数据的信息量已经远远少于现实了。而调色的过程是:选取raw图像数据中的部分信息来适应我们的显示和播放设备,为观众创建满意的图像。考虑到显示播放设备的性能,这个过程中,图像信息又进一步减少了。所以其实色彩还原的取舍是难度非常高的一项工作。
第二个目的是为画面添加独特的风格。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就像中国的山水画,其实山是人的山,水是人的水,得意时风和景明,失意时山河黯然;调色也一样,需要把人的情绪投射到画面中,也就是为画面创建独特的视觉风格,影响人的情绪,让影片于观众达成情感共鸣!
具体的画面把控目的
一、品质最佳化 首先,调色最基础的一点就是确保每个画面都达到佳状态。摄影师的工作是从艺术角度来对画面进行照明和曝光,而调色师的任务是调节图像的色彩和对比度,尽可能地接近导演和摄影师的设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修正由于种种不可避免的原因导致的曝光和白平衡问题,另外,我们还可以对色温或对比度进行细微调节(有些效果是拍摄无法达到的,但是导演或摄影师可能喜欢)。 在后期制作中,调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个环节。比如新一代的数字电影摄影机可以拍摄 raw 色彩空间的图像,或者 log 曝光的 RGB 图像,为后期调色提供最大的图像数据量。但是当我们拿到这样的图像数据时,必须通过调色手段将其转换为可使图像,就像电影底片需要洗成正片一样。
log编码图像
校正后的图像
另外,达芬奇还为我们提供了复杂而强大的调色工具,供我们对源媒体在色彩和曝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调节。但是图像的最终质量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源媒体的数据质量和宽容度。比如,比起 Canon 5D,Arri Alexa 和 Red Dragon 记录的数据量更大更完整,所以更能承受极端校正。但是无论任何情况,达芬奇提供的工具都可以让我们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处理图像,得到更优质的画面。
下面欠曝的源素材
校正过白平衡和增益的画面
无论画面是需要大幅度修正还是微调,达芬奇提供了多种工具来调节图像的色相、饱和度和对比度。在一级色轮面板中,可以调节 Lift、Gamma、Gain 和偏移,控制场景的色调。色轮可以同时调节三个通道,而色条可以单独调节红、绿、蓝通道。
一级调色工具可以独立调节图像的暗部、中间调和高光。
冷色调
暖色调
调节旋钮(Master主轮)工具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改变图像的对比度:加深阴影、加亮高光,加亮或减暗中间点等等,为特定的场景创建所需的画面色调。
高对比度
低对比度
还有单独的饱和度参数,可以增加或减淡画面的色彩浓度,而 饱和度 vs. 亮度 和 饱和度 vs. 饱和度 曲线可以对特定的色彩或元素进行饱和度微调。
高饱和度
低饱和度
二、突出重点 调色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通过调色突出或弱化画面中特定的元素。这和混音中的均衡的概念是相同的,即使用多种技术来增强或抑制颜色值。突出的原色可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比如下面这个例子,通过 PowerWindow 选出人物,进行亮度增强,并对人物以外的部分进行减暗处理。
使用窗口选出人物
增强人物亮度后的画面
也可以对特定元素进行调节防止观众分心。比如下面左图,虽然画面色彩处于低饱和状态,色彩单一,整体上非常协调,但是由于色彩过于柔和,观众可能get不到手表才是画面的主角呀!这样我们使用色相曲线和 HSL 限定器工具,快速调节人物的手和手表的颜色来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将观众带入画面场景中。
源图像
调节后的图像
三、观众预期 接下来介绍的一组工具是 HSL、RGB 和 Luma 限定器,它们提供了更具体的色彩范围调节控制,以迎合或打破观众对场景色彩的期望。大量的“记忆色”研究表明,人们对某些特定对象都有一个预期的色调,比如肤色、绿叶或蓝天等。一旦这些事物偏离了观众的预期,它们就会觉得颜色不对。记忆色有利也有弊,需要合理运用。 HSL限定器是一个高效的抠像器,通过采样图像创建遮罩,对特定色彩范围的对象进行校正。比如下面这个例子,图像色调都不错,就是演员肤色有些偏绿,看起来很不健康。
所以使用 HSL限定器将人物皮肤选出来进行单独调节。
使用HSL限定器选取皮肤
为皮肤添加了一点暖色
再举一个常见的例子,调节天空。如果我们想呈现一个灿烂的夏天,那源媒体上的天空可能会让我们有点失望。
但是使用限定器就可以轻易选出天空,调节出夏天的颜色。
四、平衡场景 一个场景中的镜头未经校正就能完美匹配另一个镜头的情况是非常少见的。由于种种原因,哪怕摄影师非常注意曝光和角度,出来的画面也会有细微的差别。另外,使用自然光拍摄的画面,也往往会受天光变化的影响,导致镜头的曝光和色调不一致。 镜头间或大或小的差别会导致观众过分注意到剪辑的跳跃,从而转移他们对影片的注意力。所以消除镜头间的差异,并对场景进行色彩和曝光平衡,确保镜头间的一致性和流畅度,是调色师的另一项基本任务。 达芬奇提供了多种对比图像的工具,而且我们可以将每个素材片段的静帧保存在画廊中,用分屏划像进行对比。
未校正平衡的片段缩略图?可以明显看到亮度的不一致。
校正后的片段缩略图???
使用画廊中的静帧,对要调节的画面进行划像分屏,可以更方便的匹配场景中每个片段的色彩和曝光。
两个镜头的分屏?
校正左边图像,匹配右边?
另外,通过将一个片段的调色复制到其他片段,或者链接相似片段,可以让我们更轻松的管理调色。(这些小叶子以后会详细讲到的~)
五、塑造风格 上面讲的都是基础的校正,但调色的作用远不止如此。比如在商业广告或者MV调色中,我们就可以增加一些激进的风格,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效果。达芬奇也提供了大量的强大的工具。
原始图像?
曲线调节?
调节后的图像?
达芬奇是基于节点处理图像的,使用复杂的节点结构可以制作出复杂的效果。比如下面这个例子,用层混合节点将两个不同版本的调色合成在同一个图像中,生成彩色的辉光。
处理前:
节点混合:
最终结果:
我们还可以构建特定的遮罩,分离图像中的特定元素,进行特殊调节。比如下面这个画面,我们想将演员分离出来,将背景变为黑白。使用 HSL 限定器创建都个抠像,并用 Key 混合节点将它们组合起来,就可以创建这样的效果。
原图:
节点图:
最终结果:
最后,达芬奇不仅仅能够管理色彩和调节对比度,还有很多的特效工具。比如模糊面板的模糊、锐化或雾化以及特效库,都能为我们的创意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六、质量控制
最后要记住的一点是,尽管达芬奇为我们的创意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但我们一定要确保客户的设备能够支持我们交付的成片。尤其是广播节目,对亮度和色度有严格的控制。如果我们的成片不符合标准,那就很可能因为违反质量控制标准而被拒绝。
当然,即使我们做的不是广播节目,也必须意识到数字视频信号的局限性,如果过度调节,很可能导致细节破坏或丢失。
举个例子,下面两张图,下面的是正常图像,
高光细节完好保留?
这一张是调节过度高光细节丢失了?
两相对比就可以看到过度调节的危险性和质量把控的重要性了
说到质量把控就不得不说示波器,虽然有些调节肉眼不易察觉,但示波器告诉我们科学的数据,哪些线不能触碰!达芬奇提供标准的波形图、分亮图、矢量示波器和直方图,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图像数据。通过这些示波器,我们可以看到波形的边界,更容易发现一些微妙的问题。在画面匹配中示波器也必不可少。
七、探索无穷
讲了这么多,大家对调色应该有一个大概科学的认识了,希望一起学习的V友们能够一起更深入地学习调色。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Leave a comment